成本核算审计工作4大方面实务经验分享
- 2020-10-15 06:05:00
- 转贴
- 2373
要做好产品成本的审计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要建立健全产品成本内部控制体系
产品成本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产品成本管理体系和产品成本核算体系。产品成本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考核,成本分析以及归口分级管理等各项工作。产品成本核算体系主要包括成本核算及规程、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等工作。产品成本内部审计主要通过对企业成本计划、预算以及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等,了解和掌握企业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强弱处,以确定成本审计工作的重点。对于企业成本审计强点之处可采取抽查方式进行测试,而对于弱点之处应作为审计重点采用普查方式进行测试。
其次,要建立健全定额和原始记录制度
定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各种材料、物资、工时、开支费用应遵循的标准。它是控制各项耗费、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健全各种消耗定额,才能据以审计各项耗费是否存在浪费,才能据以控制各项费用。原始记录是直接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是进行费用成本核算和分析考核消耗定额执行情况的依据。企业对于材料、动力、工时的消费和费用的开支、废品的产生,以及半成品、在产品的内部转移,产成品入库等都要有详实的原始记录。为此,企业财务部门要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分工协作,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管理制度,以便为费用、成本核算提供真实完整的原始依据。企业只有建立健全定额和原始记录制度,才能为成本核算的内部审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要对产品成本计算程序进行检查
由于产品的生产类型多种多样,有的生产步骤比较复杂,因而按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程序也比较复杂,如果审计人员对全部产品的计算过程进行详细审查,必将耗时费力,客观上也不允许。因此审计人员对产品成本计算程序进行审查时,主要应审查各种费用界限的划分,即主要审查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界限的划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的划分,各受益期费用界限的划分;各种产品费用界限的划分;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界限的划分。在审查各种费用界限的划分时,主要审计是否有少计、乱挤产品成本的现象;是否有利用摊提方法人为调节产品成本的现象;是否有虚假计算在产品成本,人为调节完工产品成本的现象。
第四,对产品成本核算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和弊端进行经常性检查
在实际工作中,产品成本核算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和弊端主要有:
1.以领代耗,多余材料不及时办理退库或假退料手续,造成产品成本虚增和材料浪费。
2.原材料计价标准不准确,价值构成不真实,计价方法不一致。有人为调节材料成本计算结果的现象,导致前后各期产品成本耗用的原材料费用不一致, 同时也存在对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不正确的现象,从而影响着产品材料成本的正确性。
3.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分配标准不合理,不能正确按受益原则进行分析,从而影响产品成本的正确性。
4.人工费用的分配不合理,存在着工时记录不准确,少计、乱计成本的现象。
5.跨期费用的摊销,不按受益程度分摊,存在着受益程度大的产品分摊跨期费用少等不合理现象。
6.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适用不得当,不按照生产特7.存在虚报或隐匿非正常情况造成的料、工、费的消耗。造成少计或多计的现象。
对于这些经常容易出现的错误和弊端,审计人员应经常更深入检查和有目的地抽查,发现错误和弊端及时进行纠正,否则,就会使审计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产品成本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加强产品成本内部的审计,才能保证产品成本归属的费用合法、合理,才能保证产品成本资料真实可靠。
成本内部审计是指由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产品成本的管理活动所进行的审计。
具体而言,成本内部审计,就是审查企业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比例是否最优,对于存在风险、漏洞以及有改进空间的环节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说到这里,我们不难想到,成本内部审计就是以提高成本效益、改善成本控制效果为最终目的,正是内部审计职能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体现。
审计人员该从哪些方面开展成本审计工作呢?小编主要总结了三方面的内容和大家一同分享。
审查成本管理制度
1.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成本控制的责任制度,在成本费用发生点是否设有监督、制约和信息反馈机制;
2.审查生产物资的采购、运输、验收、存储、领料、盘点等环节的管理是否高效,各岗位的责任体系是否完善;
3.检查各项审批流程、授权制度的合理性和严密性;
4.关注财务部门与生产部门就成本的核算工作是否存在滞后、不同步的问题。
审查成本核算的基础资料
1.计划成本资料:计划成本是计划期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标准,是企业在生产成本方面的努力目标。计划成本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影响着企业成本控制和考核的效果,如果计划成本过度偏离实际成本,则很可能存在人为调节利润的舞弊现象。审计人员应当协助和监督财务人员完成计划成本的制定,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历史成本数据、同行业数据以及当前市场的经济、技术条件作为参考。
2.定额资料:定额数据是进行成本核算所依据的关键指标,也是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存在浪费的重要标准。审计人员应当审查材料消耗、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定额资料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确保成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成本分配的依据,尤其对于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而言,是一项重要资料。以直接人工成本为例,审计人员可以采用核对法,抽取某直接人工费用分配表,检查其是否与对应生产车间记录的人工工时原始资料相符,检查是否存在虚报工时的现象。
4.生产通知单:主要抽查各批次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是否与生产通知单相符,并与成本计算单核对一致。
审查成本核算的正确性
1.成本核算方法是否准确科学: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是企业核算产品成本的工具,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成本的准确性。审计人员应当根据产品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特点并结合管理要求,判断成本核算方法是否合理。
2.是否遵循实际成本计价原则,防止以计划成本、定额成本作为最终成本而影响成本的真实性。
3.是否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将成本计入正确的会计期间。
4.检查成本分配表,从成本分配对象、分配标准、分配方法以及分配金额四方面审查成本分配是否真实、准确。
除此之外,审计人员还应遵循重要性原则,对主要产品、亏损产品、成本较高产品、成本升降幅度较大的产品进行重点审查,深入到某种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原材料消耗的变动情况、设备利用率、产品合格率等具体方面,查明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开展成本内部审计工作,必然会给企业增加人力、财力的消耗,但是在当前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成本对于企业发展的制约作用不容忽视,成本控制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当重视成本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各部门积极配合内部审计人员,做好生产、财务和内审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从而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2025年培训课程计划:审计/内控/合规(全年计划·收藏)
- “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与案例” (线上+线下) 培训通知
- 穿透式监管视角下的企业内控升级与风险管控实践-研修班培训通知
- AI驱动“审计人员四能四会胜任力提升与思维决策”(线上+线下)培训通知
- AI驱动采购全流程风险管理、审计实务课程-培训通知
- 拥抱AI:DeepSeek赋能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实务-培训通知
- 拥抱AI:DeepSeek赋能内审智能化转型与实践课程
- DeepSeek驱动下的内部审计创新与 价值重构(线上/线下)实务培训通知
- 公开课 / 内训课 / 网课-审计·内控·财税:实务课程计划清单
- 行政事业单位严肃财经纪律暨内部控制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通知
- 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纪律教育与财会审计管理提质增效-培训班
- 高风险业务经营价值挖掘与风控实务(线上+线下)培训通知
- 【热门】新时期内审精英实务综合课
- 【最新】中/高级审计师 / CIA 考试培训课程
- 拥抱AI:DeepSeek赋能智能财务创新与实践课程
- 128554 【2025高级审计师/初级中级考试 // 正高/高审评审培训课程】
- 92665 【CIA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培训课程全集
- 84538 【课件】内部审计实务+案例·精讲
- 79691 【课件】注册制IPO审计全流程实务详解
- 79663 【课件】审计方案+报告+证据+审计能力建设+经济责任审计培训课程
- 79608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与审计实务】培训课程
- 79255 【课件】国有企业审计与内部控制
- 79089 【经济责任审计·准则解读】课程
- 78991 【绩效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培训课程
- 78794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培训课件
- 77369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培训课程
- 77218 【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管理与审计】培训课程
- 80948 《内部审计工作法》
- 80083 《企业内部审计全流程指南》
- 79959 《数字化审计实务指南》高效审计工具书
- 79502 《内控总监工作笔记》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法及案例解析
- 79487 《金融机构审计实务指南》
- 79131 《内部审计工作指南》+《增值型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情景案例》《内部审计思维与沟通》《合规型内部审计》
- 78980 《行政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实务指南》
- 78863 《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手册》- 第3版
- 78767 《内审人员进阶之道 内部审计操作实务与案例解析》
- 78751 《业内部控制架构设计实操手册》
- 78634 《财务审计实务指南》
- 78456 《房地产企业审计从入门到精通》模块分解+操作流程+案例解析
- 78124 《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全案》第三版
- 78044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操作指南 图解版》
- 78029 《舞弊审计实务指南》
- 77492 《企业内部控制全流程实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