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提示

为确保您第一时间收到
最新审计行业大事、方法案例、报告模板等
请务必记得搜索或扫码关注公众号【内审网】

内审网公众号,ID:neishenwang

固定资产管理3阶段13大风险与审计核心关注点(以医院为例)

2021-02-28 06:05:00
​隋毅 李松
转贴
1931

原标题: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与风险审计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取消药品耗材加成、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的价格及严格医保控费等政策制度全面展开,必然降低了医院的收入。公立医院需要优化管理模式,增强竞争实力,保持良性发展,做好成本管控,提高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医院管理者需要掌握的关键路径。为此,内部审计要助力医院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理顺管理责任,监督评价单位管理活动的流程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到位。同时,开展经济效益和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内审工作要渗透到医院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固定资产是医院展开医疗活动的基础物资,关系着医院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既属于经济活动的范畴,又与医疗服务的品质和效率密切相关。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数量品种繁多,资金数额涉及较大,使用周期较长,容易出现管理薄弱、监管和约束粗放等问题。使固定资产在招标采购、使用、处置等环节发生的风险偏高。

内部审计工作应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中的每个风险点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监管。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和合理配置,减少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均匀以及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同时内部审计还要对大型固定资产设备使用的产出比率和实际经济效益等情况开展绩效审计,(更多审计干货,请关注公众号内审网)多维度对固定资产配置和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实现价值增值的管理理念,促进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风险识别

(一)医院固定资产设备配置环节的主要风险

(1)购置预算合理性风险。医院固定资产设备申购预算不科学,预算管理同设备立项不符,存在资产使用率低或使用功能发挥不全,高功能未投入使用以及闲置浪费的风险。

(2)投资评估论证风险。设备投资评估论证不充分,缺少有效充分的科学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存在贪大求洋、盲目跟风追新、过度购置的风险。

(3)招投标采购风险。招标采购过程事实上就是买卖双方博弈的过程,存在招标人与投标人两方面的风险。招标人在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徇私舞弊,在招标文件条款中写有倾向特定投标人,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内容的恶意串标风险。投标人存在提供的招标文件是否属实和厂家的资质是否齐全等信息不对称问题及投标人几方事先串通联手垄断价格的恶意围标风险。

(4)采购合同约定执行风险。买卖双方在合同制定时责任不明,未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合同执行时无法遵照合同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风险。

(5)固定资产验收程序合规性风险。医疗设备的验收没有严格执行采购验收制度,存在走过场、专用设备的培训不到位、设备档案收集不齐全的风险。

(二)医院固定资产设备在使用环节的主要风险

(1)固定資产使用风险。固定资产设备使用操作不规范,保养维护不合理,导致设备的使用周期变短,维修成本增高,造成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的风险。

(2)固定资产日常维保管理风险。固定资产设备日常使用管理不到位,造成固定资产设备的丢失、损毁。对新增固定资产设备未能及时设置固定资产卡片,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风险。

(3)固定资产流转风险。使用科室对固定资产设备管理职责不清,科室间借用或调拨固定资产设备不办理相应调配手续,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风险。

(4)固定资产维修维保管理风险。大型固定资产专用设备维修维保合同的签订时间、更换价格没有进行性价比的对照和多方面的考量等风险。

(5)固定资产清查盘点风险。管理部门如果没有及时、规范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可能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造成资产的损失和浪费等风险。

(6)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评价风险。大型设备效益评价需要依赖专业操作人员提供相关专业数据来进行效益评价,评价结果会因为立场不同产生偏差等风险。

(三)医院固定资产设备在处置环节的风险

(1)固定资产处置合规性风险。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所以固定资产设备在报废或调拨时不仅要符合医院的审批规定还要经过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如果违规处置,会存在资产流失的风险。

(2)固定资产处置合理性风险。由于目前固定资产设备报废环节较多周期偏长,该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能得到及时清理,而需占用医院有效的医疗空间造成资源浪费等风险。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审计关注点

(一)固定资产设备申报购入阶段

此阶段内部审计的重点是要确定其是否建立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采购预算评估程序。

(1)管理部门是否建立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和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否严格执行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对于超预算或预算外的采购项目是否履行预算调整程序。涉及金额较大的设备是否执行三重一大的集体联签制度。

(2)使用部门的申报材料是否完整有效。配置申请表中的医疗设备配置论证报告,其内容是否涵盖医院的基本情况、科室现状、使用该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该设备在医疗、科研、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另外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是否到位。

(3)招标部门的招标流程是否合规。招投标方式是否以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为主要方式。重点关注招标采购流程是否合法、定标过程是否存在舞弊、投标人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如:投标人提供的招标文件中有无生产厂家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产品的名称是否与医疗器械注册证名称相符及经销商是否有生产厂家的销售授权等,并加大评标环节的审查力度,在招投标中设立对投标报价的最高限价,以预防和遏制串通投标和哄抬标价的行为。

(4)审计部门需要对采购合同进行审计。审查合同基本要素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招投标文件的相关规定,如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价、数量、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与供应商签订的供货合同中的验收与付款细则是否维护医院的利益。合同的执行是否严格按照合同规定。

(5)管理部门是否建立专用设备商务、技术、临床验收制度。是否依据合同约定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完成后是否填写验收报告。并建立技术档案,制定操作规范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医院固定资产设备持有使用阶段

此阶段审计关注的重点是其是否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维护保养流程。

(1)固定资产的制度组织保障。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三级网状管理架构,各部门是否对固定资产的决策、制度、日常维护等管理情况分工合作、明确责任、归口管理、分级负责。是否配备专业人员,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做得账账相符,账、物、卡相符。

(2)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是否指定专业人员对机器设备负责管理,为每一件设备建立档案,记录设备购置安装、启用、检修、异常状态等设备使用日志。所有操作人员是否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并持有相关资质。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尤其是生命支持类、急救类、植入类、辐射类、灭菌类和大型医用设备的安全使用情况予以监控。

(3)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固定资产应贯彻“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使用科室和使用人员,负有保护资产安全的实际责任。各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不得随意调动。如果科室间因工作需要借用或调拨固定资产设备时要经有关部门办理相应调配手续。科室如有闲置的固定资产需及时报告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进行科室调配,以防资源浪费。

(4)固定资产的维护管理。大型固定资产专用设备的维修费维保情况也是审计部门需要考核的重点。在簽订年维保合同时特别是其中高值耗材的维保时间、更换价格与总合同的价格比等,如核磁共振的冷头、CT的球囊等。对每次供应商提供的维保服务时要与合同中的维保项目认真核对。还有在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后要进行登记,记录具体情况并有相关人员签字。

(5)固定资产的盘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每年度终了前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盘点结果要书面上报医院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和医院领导,对盘盈盘亏情况要查明原因,经院领导批准,进行账务处理。

(6)固定资产的效益评价。管理部门需要对大型固定资产设备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如大型设备的投资回收期、设备使用率、阳性率、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等指标进行考核。这需要借助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这一重要的信息化管理工具提供准确数据实现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

(三)医院固定资产设备在报废处置阶段

此阶段审计关注的重点是要确定其是否建立严格的设备报废审批制度。

(1)由于目前固定资产设备报废环节较多,周期偏长,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及时汇总使用科室申请报批的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报相关审批部门批准,不能故意拖延申报时间,造成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得不到及时清理,而占用医院有效的医疗空间造成资源浪费。

(2)审计的重点是审核相关部门是否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及流程。使用部门是否按要求详细填写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单,资产管理部门是否有分管工程师鉴定确认,是否经相关部门和领导批准,是否报固定资产部门会计登记备案汇总,是否按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具体规定申报,是否在上级部门批准后才进行固定资产设备的报废工作。

总结

经以上论述笔者认为,要构建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仅靠单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全员参与管理。建立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审计部门、招标部门和使用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加强员工的培训。把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意识,融入每个员工的心中。公立医院还应通过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加大管理层的重视程度等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运营能力和效率,提升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公立医院的良性长效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
培训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