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建设:8W工作法
- 2022-07-24 20:47:00
- 转贴
- 1232
内审网 / 整编
1、Why(为什么要完善内控?)
有人问,我们没有内控不也做得蛮好?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要知道只要有组织,就不可能没有内控,无非是控制全面点还是片面、严格还是马虎、精细还是粗旷的区别。
皮包公司的老板一天到晚包不离手,包中就是几个章,这也是内控的一种形式,对他而言,管住了章,就在控制了公司的重要风险。
有人会说,我们现有内控不是蛮好吗?
还要这这那那,麻烦死了。
说得有道理,原来的是不错,可公司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就象我们刚开始时,可以摸着石头过河,过了段时间,过河的人多了,石头不够摸的了,怎么过河?总不可能让人摸着鱼过河吧?这时,我们是不是需要考虑建个桥,不要再趟水了?企业是动态发展的,管理也是动态的,那么这个相匹配的内控却被要求静止不变,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一句话,内控需要与时俱进。
2、Who(内控针对的对象)
内控给人的感觉就是管人,一上来就摆出一副不相信的样子,你看强调不相容职务分离,如出纳不能管全部银行印鉴,还不能拿对账单,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怕我贪污?怕出问题这个说得对,在西方新教伦理“人生而有罪,应罪而平等,必须通过创造财富这苦来赎罪,通过利益分配机制来享受财富”的思想下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强调的是以理性的制度来扼制人的恶。注意这里强调的是人,是普遍的人,而不是个人,所以内控本身不针对任何个人,针对的是部门内的岗位、部门内部及其他部门间的业务流程。
一个好的内控体系,最终实现的境界是,在不信任的基础上设计内控,完满地运行这种内控,以达到最大的信任度。看上去有点矛盾,仔细想想看,是否如此?从辩证法上说就是对立统一嘛。
3、When(完成内控的时间)
前面说过,内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管理,只要企业持续经营,内控优化需求就会持续存在,所以,完成内控本质上是个伪命题。
但是,完善内控是有时间点的,所谓的完善,分二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初始有了内控的载体,通俗点说就是有了成套的规章制度,更进步点也有了业务流程图。那这个初始点在哪儿?没有具体的时间点,只可以说有个大致的时间段,这个阶段最理想的是在企业渡过创业期,进入成长期之际。
第二个层面就是逐步修正、完善期。内控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动起来,绝不是我们城市的大马路,想到埋煤气管了挖开来,刚填好,又想到污水管还没排,再开挖。不能把制度当儿戏,随意变动。制度的变动要根据情况,细微的、非原则性的修改,可以定期的先以补丁的形式修订,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对运行的情况进行评估,再决定修改的程度,是重修还是修订。不管哪种方式,都不能忘掉制度的连贯性,不能想着推翻重来,一步到位,欲速则不达,要考虑循序渐进的进步。
4、Where(内控执行层面)
内控是控制谁的?只是控制内部的员工?当然不是,内控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控制目标是什么?有五个,一要合法合规的生产经营(不要做象三聚氰胺里兑奶粉的傻事),二要保证企业资产安全(不要被人侵占挪用),三要不做假账,四要保证提高经营效率与效益(防止潜在的损失就是效益),五是保证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你看,这五条不是一网打尽了企业的全体人员?
注意到没有,内控定义的前三个主体,都是管理层,所以执行内控时,就要像当年红军指挥员一样大手一挥地说:“同志们,跟我冲”,而不能像电影中的国军指挥员那样说:“弟兄们,给我冲。”如果那样,后果可想而知了。
5、What(内控的范围具体是什么?)
说了半天,内控要做些什么呢?总不能老让人因为身在内控中而不识内控真面目吧?
简单的话,内控的大致范围就是18项具体指引,可分成三类,一是内部环境类,有企业战略、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这五项。二是控制活动类,有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这九项,三是控制手段类,有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这四项。
除上述18项外,你也可以想想,内控还有没有其他的内容?抢答开始:“1、2、3”。“有的”。回答正确,18项指引只是主要的,还有一些相对次要的方面的没写具体指引而已,比如说,公章管理、档案管理等等。
一句话,企业方方面面的管理,特别是涉及人、物、财的都应有合理的管控方式。
6、Whom(谁的内控?)
前面我们提到内控是面向全体员工的,但在具体的某一项内控运作时,则是只针对与内控流程相关的部分人员,那么其他人呢?从理论上讲,应该只要有工作岗位就会有相应的内控存在,而且这些内控应该是不重复,不缺位,不交叉的。
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会不会有哪些跟我有关的内控,那些是跟我没关的内控,是不是跟我没关的内控我可以不关心?这个问题是存在,对一般员工而言,不了解跟工作不相关的内控,情有可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在其位的,特别是那些有草拟内控制度权的人,则不能不关心。为什么?一是要考虑制度与制度之间的相配性,在立规矩的原理上应该是一脉相承,不能各为其政,二是制度间的衔接与关联性,制度可能是不同部门间各自独立的,但有可能处于一个流程的上下流,不能出现上游截水,让下游渴死的局面,那是要打群架的,不利于河蟹的局面。
总而言之,就员工而言,可以分我的内控,他的内控;而对管理层来说,那都是我的内控,要有一盘棋的全局观念。
7、Which(内控负责的部门)
内控是各部门分别执行的,常规的内控制度也是各部门分别或几个部门会同草拟的,如何避免内控设计上的重复或缺失?这就需要一个牵头的领导或部门来具体负责综合协调工作。这个部门一般由审计部或财务部负责。不但要牵头做,还要负责对执行过程的意见反馈处理、定期对内控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评价。虽然我们说内控的对象是岗位与流程,但具体操作毕竟还是活生生的个人,所以在内控执行监管、事后评价中难免涉及人的因素,这里要特别注意要尽量对事不对人。要有沟通的技巧,以服务和咨询的姿态来操作,就会大大减轻遇到的阻力。
8、How(如何做)
内控最大忌讳是,内控制度都成了TXT文档,而不是EXE程序。内控的具体操作,可分成事前、事中、事后三部曲。
事前就是建全内部环境,明确各岗位的职权利。对企业面临的内、外经营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判断自己的风险承受度后,采取相应的对策。
事中是就是各项控制活动,及为妥善控制所必须的有效的信息沟通。这些控制活动的好坏就是执行力的体现。
事后则是内部监督评价。
来源:流程管理资讯,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不代表内审网立场。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已标注作者信息,部分无法查明联系作者及首发来源,旨在促进行业交流共进,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如涉版权或不便分享,后台联系删除。
- 2025年培训课程计划:审计/内控/合规(全年计划·收藏)
- “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与案例” (线上+线下) 培训通知
- 穿透式监管视角下的企业内控升级与风险管控实践-研修班培训通知
- AI驱动“审计人员四能四会胜任力提升与思维决策”(线上+线下)培训通知
- AI驱动采购全流程风险管理、审计实务课程-培训通知
- 拥抱AI:DeepSeek赋能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实务-培训通知
- 拥抱AI:DeepSeek赋能内审智能化转型与实践课程
- DeepSeek驱动下的内部审计创新与 价值重构(线上/线下)实务培训通知
- 公开课 / 内训课 / 网课-审计·内控·财税:实务课程计划清单
- 行政事业单位严肃财经纪律暨内部控制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通知
- 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纪律教育与财会审计管理提质增效-培训班
- 高风险业务经营价值挖掘与风控实务(线上+线下)培训通知
- 【热门】新时期内审精英实务综合课
- 【最新】中/高级审计师 / CIA 考试培训课程
- 拥抱AI:DeepSeek赋能智能财务创新与实践课程
- 128554 【2025高级审计师/初级中级考试 // 正高/高审评审培训课程】
- 92665 【CIA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培训课程全集
- 84538 【课件】内部审计实务+案例·精讲
- 79691 【课件】注册制IPO审计全流程实务详解
- 79663 【课件】审计方案+报告+证据+审计能力建设+经济责任审计培训课程
- 79608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与审计实务】培训课程
- 79255 【课件】国有企业审计与内部控制
- 79089 【经济责任审计·准则解读】课程
- 78991 【绩效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培训课程
- 78794 【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培训课件
- 77369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培训课程
- 77218 【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管理与审计】培训课程
- 80948 《内部审计工作法》
- 80083 《企业内部审计全流程指南》
- 79959 《数字化审计实务指南》高效审计工具书
- 79502 《内控总监工作笔记》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法及案例解析
- 79487 《金融机构审计实务指南》
- 79131 《内部审计工作指南》+《增值型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情景案例》《内部审计思维与沟通》《合规型内部审计》
- 78980 《行政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实务指南》
- 78863 《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手册》- 第3版
- 78767 《内审人员进阶之道 内部审计操作实务与案例解析》
- 78751 《业内部控制架构设计实操手册》
- 78634 《财务审计实务指南》
- 78456 《房地产企业审计从入门到精通》模块分解+操作流程+案例解析
- 78124 《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全案》第三版
- 78044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操作指南 图解版》
- 78029 《舞弊审计实务指南》
- 77492 《企业内部控制全流程实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