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限次查阅·重要提示】

为确保您第一时间收到各类审计资源
并享受无限次查阅【内审网·海量干货】权限
请务必先搜索或扫码关注公众号【内审网】

内审网公众号,ID:neishenwang

DeepSeek颠覆不了审计行业!审计人的三类“脏活”,AI抢不走…

2025-02-14 06:05:00
审总
原创
2093

当审计人患上“AI依赖症”

这个春节,审计圈被DeepSeek刷屏了,有小伙伴兴奋(焦虑)不已:


“AI能自动查账了,咱们是不是要失业了?”


“听说它能一分钟生成审计报告,以后加班终于能少点了!”


甚至有人喊出:“DeepSeek就是审计行业的工业革命!”


这不,凌晨两点,审计部的小王盯着屏幕,眼里泛着血丝。他刚用AI过完10万条差旅报销记录,5分钟就标出了200条异常,连号发票、超标的五星级酒店、同一日期两地住宿……

“真牛逼啊!”小王兴奋地截图发到部门群,直呼:“AI在手,天下我有!”群里小伙伴们瞬间炸锅,“以后不用加班了?”“赶紧让AI把审计报告[各类审计方法案例报告关注公众号内审网可参阅学习,内审网注]也写了!”


只有老李泼了盆冷水:“别高兴太早,真问题,AI可不一定能查出来。”老李是部门里的“老古董”,干了30年审计,经手的案子能写三本《反舞弊风云》。他慢悠悠敲下一行字:“AI能查账,但查不动人。审计最脏最累的三件活,机器永远干不了。”


第一件脏活:说“人话”——AI听不懂的潜规则


审计人都懂一个真理:数据会撒谎,但人话里有毒。


场景1:访谈桌上的“猫鼠游戏”

你问采购经理:“为什么选这家供应商?”


对方满脸诚恳:“他们家质量好、价格低,流程完全合规!”


AI在旁边疯狂分析合同数据:“供应商评分达标,价格低于市场均值5%,未发现异常。”


但老审计会眯起眼,盯着对方无意识摩挲茶杯的手,突然冒出一句:“你儿子在澳洲留学吧?听说墨尔本房价涨得挺快?”


对方瞬间脸色煞白。


后来查实,供应商老板“刚好”在墨尔本有套别墅,“刚好”免费租给采购经理的儿子。


AI的短板:


看得懂财务报表,听不懂“你家孩子最近怎么样”的潜台词;


算得出采购价差,算不出人情债的利息;


能标记异常交易,但分不清“刻意违规”和“被迫背锅”。


场景2:报告里的“语言艺术”

AI生成的风险提示:“发现3起高管关联交易未披露,涉及金额XXX万元。”


大BOSS看了报告,拍桌子骂人:“关联交易?那是我小舅子的公司!你们审计部是不是没事找事?”


老审计默默把这句话改成:“发现部分交易未充分体现独立性原则,建议优化供应商选择透明度。”


——问题解决了,老板的小舅子还是供应商,但下次会记得签份《利益声明》。


也许,人类的核心价值就是:


把“你违规了”翻译成“我们建议优化”;


用“可能存在舞弊风险”代替“你犯事儿了”;


让BOSS们既看到问题,又保住面子。


要知道,AI可是无情的啊,它只会写大实话,而大实话最容易被“误伤”。



第二件脏活:斗“人精”——AI玩不转的权力游戏

场景3:系统有问题

审计部的新AI系统刚上线一周,就捅了个大篓子。


它给某高管发了条预警:检测到您上月报销差旅费8.7万元,超标准220%。


某高管秒回邮件:系统有问题,立刻检修!


第二天,IT部“紧急升级”系统,把高管报销审批权从AI手里收了回去。


规则下的“灵活变通”

AI的逻辑:超标=驳回;


人类的逻辑:


超标的是高管,建议特批流程补个说明;


超标的是实习生,按制度扣钱;


超标的是马上要跳槽的某高级经理,卡他三天,让他知道谁是爸爸。


权力链里的“精准踩点”

某次审计发现某总监虚报费用,涉嫌职务侵占,AI简报建议:取消审批权,移交司法。


某老审计按住简报,先分析分析:


某总监是董事长的嫡系;


今年业绩达标全靠他;


下个月就要提拔副总裁。


经内部沟通、判断、综合评估,最后报告变成:“个别费用报销流程存在优化空间,建议加强合规培训。”三个月后,销售总监升职调离,问题自然消失。


AI的致命伤:


它知道“应该怎么做”,但不知道“只能做到什么程度”;


它算得出风险值,但算不出“动谁的奶,会没法儿还下个月的房贷,会死得更快”;


它追求绝对正义,但现实中的审计,往往是是戴着枷锁干活儿、拴着镣铐跳舞。


第三件脏活:赌“人心”——AI无法背的锅

去年某次招标审计,AI给出结论:A供应商报价最低,推荐中标。


但老审计坚持选B供应商,理由是:“A公司老板刚离婚,和小三打得火热,资金链早晚要崩。”


半年后,A供应商果然暴雷,卷款跑路。


事后有人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老审计笑笑:“问他传言资金几乎被前老婆全部控制,能否如期交付,他手抖了三次,AI能看出来吗?”


灰度决策的“人味”

AI的底线:合规即正义;


无数案例告诉我们,某些人类的底线:


合规,但可能搞死公司的事,不能干;


不合规,但能救急的事,偷偷干;


今天合规,明天暴雷的事,暴雷前,都要接着干。


背锅界的“潜规则”

某次查实某老总挪用公款,AI建议:立即报警,追回资金。


老审计干了三件事:


把报告密送董事长;


私下约某老总喝茶:钱补上,帮你争取主动离职;


一个月后,披露:某老总因个人原因辞职,他的离职非因与公司发生分歧,亦对公司业务无任何影响。


后续,客户一如往常,银行没抽贷,员工没有恐慌,某老总悄悄卖了套房,窟窿得以补上。


对比现实中,AI永远学不会的哲学:


有些问题,“没法儿”查清楚;


有些人,不能一棍子打死;


有些锅,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得背。


AI时代,审计人的新活法

春节后,内审网注意到,DeepSeek让包括审计同仁在内的广大职场人激动不已,有担心被替代的,有期待行业革命的,我想说,还是理性一些吧,AI终究是AI,工具优劣的区别而已,所有能量场的底层规则是都不外乎“人性”,好好睡觉,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好好干活,先别幻想AI颠覆审计行业了,拥抱AI工具,也一定要认清现实:


把AI当“夜壶”:脏活累活让它干,为了房贷,该背的锅,人还会背;


把自己当“刀锋”:AI查数据,你查人性;AI算风险,你算人心;


把行业当“江湖”:技术再强,也强不过人情世故。


文末,送审计同仁们一句话:


AI再强,也治不了装睡的人,而审计的价值,就是拉开帘子,让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AI是来帮我们少加班的,不是来让我们丢饭碗的,尤其,背锅这种技术活,机器人怎么学得会?


欢迎留言你的看法,记得分享,收藏本网、关注公众号内审网,持续精进不掉队!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不代表内审网立场。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已标注作者信息,部分无法查明联系作者及首发来源,旨在促进行业交流共进,仅作互助学习之用,如不便分享,请联系删除。

● 转载内审网原创文章,亦请注明: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内审网(ID:neishenwang),并标识作者信息。审计报告 |案例 |方法-投稿:neishenwang@163.com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
培训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