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提示

为确保您第一时间收到
最新审计行业大事、方法案例、报告模板等
请务必记得搜索或扫码关注公众号【内审网】

内审网公众号,ID:neishenwang

敬告:裸奔的你,千万别忘乎所以!

2019-09-16 06:05:00
Mr.内审
原创
1620

中秋假期,和几个来京的同行朋友相聚,大家从男篮世界杯落败,聊到男足世界杯预选赛,从中美贸易战聊到中东大乱局,从马云退休聊到华为发债,最终还是把焦点落在了我们的本行——审计。

而大数据审计,成为本次交流的核心话题。

言语之间,有人表示尝到了大数据审计的甜头,必须打call,而有些出乎意料的是,有几个朋友,一致认为大数据审计有些虚无缥缈。

为什么大数据审计会给部分伙伴留下如此印象呢,一时让我不解,后来回到家中,又结合之前从各渠道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现简单分享几点,以便于更多人更加形象的理解“大数据”和“大数据审计”,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1.“大数据”一词被滥用,“无数可用”导致虚无化,严重损害“大数据”形象。

这几年,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觉察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但凡论坛、会议、访谈,但凡带个脑袋的人,开口就是“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而一些场景,在个人看来,真实的情况是:连系统上线都还没有预算安排,连表格台账内容都未实现标准化填写,有的甚至连线下数据也几乎空白,相关人员就在堂而皇之的大谈特谈所谓的“大数据”,造成了一部分人对“大数据”的严重误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2.“大数据”够“大”、被认为够“真实”,才能“够有价值”。

经常跟伙伴们分享个人看法:从古至今,只要有活动、有业务、有交易,就会产生数据(信息),各类数据一直以各种形式和时长存在或消逝在我们身边,有的数据记载于书面、有的数据相传于口头、有的数据仅仅铭记在内心,古时候,基于这些数据进行逻辑分析与判断,帮助破解不少经典迷案,这种模式,有大数据思维雏形,但即便如此,这些数据也远远无法被认定为“大数据”。

我们都知道,人工记录的书面数据,相对于口口相传的数据,往往更有价值和可信度,但时至今日,我们也意识到,即便人工记录的书面数据,相对于系统通过终端或内部标准运算规则,自动独立生成的数据来讲,可信度是遥不可及的。

同时,从事审计工作的我们,也一定能理解,多个系统、多个维度数据均有完整、准确记录,且这些记录能够相对印证、支持,由此得出的结论会更加精准可信。

比如:中秋节早上8点,审计师张三在北京南站通过人脸识别和身份证刷卡比对,成功通过验证进站上车,前往上海虹桥,一路上,高铁列车视频监控系统、上车查票系统对其进行了记录,张三在下午1点抵达上海虹桥,出站验票系统通过了张三车票或身份证读卡验证,张三成功出站,虹桥站视频监控系统、上海地铁视频监控多个终端成功记录张三面部信息,由此非常精准的证明了张三当天的行程。

而如果,李四口头跟王五说,他于中秋节上午9点步行至张三家中,一起加班,讨论审计报告事宜。

哪条信息更有容易被证明真实性,更有价值,相信,不言自明了!

3.“大数据”一定得先“有数”。

如前文所述,有些时候,连系统都没有,连非系统记录标准都没有,就对“大数据”大吹大擂,这是不可取的,要想在“大数据”上做文章,唯一的捷径就是“有数”!尽早尽可能准确、尽可能多的对数据进行自动记录,这些数据往往是海量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有数”,才能基于业务场景、通过过往案例建立“画像”、建立模型,为数据赋能,让数据产生价值!

4.“大数据”不是终点、不是目标,而是工具、而是手段。

也有一些内审网粉丝朋友在和我交流过程中,时不时吐槽,公司“很有数”,为了赶上大数据时代的步伐,公司投入巨资,鼓励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上了各类的系统,各类数据可谓一抓一大把,但是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似乎除了在业务中进行数据沉淀外,并从未真正使用过这些系统数据。

我也进一步了解,各系统之间是否有接口,各字段定义标准是否一致,而往往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

如此,则是为了数据而数据,产生了一堆价值有限、而且不加利用的数据,绝不是真正的“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思维不是为了得到一堆数据,而是通过整体规划,记录更多有价值的数据,此后,基于画像、模型,对数据进行360的分析,基于数据、全面了解现状、趋势,更好的推动未来发展。

5.“大数据”对于审计行业极有价值。

先举个例子,

某电脑培训学校,号称当年招收了50000名学员,可以确认1亿元收入,作为审计师,确认光靠缴费记录,你显然不应该就此认可,你一定需要对方提供关于业务发生的各类记录,而对方如果仅有线下考勤签到表,你是不是该纠结了?

如果,对方系统很强大,记录了从招生、报名、缴费、学习过程、结业考试、推荐工作、实习单位反馈等多个部门、甚至多个单位的互相印证的信息,在通过IT审计正式系统的可靠性,我相信,你一定会很容易得出审计结论。

审计的方法万变不离其宗,无外乎访谈、观察、检查、再执行、分析等那些,而审计的工具则应该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时至今日,大数据就是一个极佳的工具,一个不应该被我们排斥或无视的极佳工具。

期待同行伙伴们好好利用!

同时,我们也要在日常审计宣贯中,对大数据反舞弊、促合规的价值加大宣传,清楚的敬告某些人: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是一丝不挂!

裸奔的你,千万别忘乎所以!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
培训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