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限次查阅·重要提示】

为确保您第一时间收到各类审计资源
并享受无限次查阅【内审网·海量干货】权限
请务必先搜索或扫码关注公众号【内审网】

内审网公众号,ID:neishenwang

DeepSeek:6大警告!审计,别想走捷径…

2025-03-31 06:05:00
审总
原创
532

上个周末举办的2025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AI、DeepSeep可谓热度正盛,诸位与会嘉宾无一不各抒己见。


DeepSeek爆火出圈,受到包括内部审计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热议,有人很兴奋将带来审计行业革命,有人抱怨DeepSeek不能一键生成审计报告,当然也有人担忧会被DeepSeek取代。


本质来讲,部分小伙伴并没有深刻理解AI对于人类的核心价值:AI是帮助人类从重复、繁琐、耗时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人类能主动将有限的时间投入能需要人类的领域或环节,人类创造的AI并非为取代人而生。


同时,切勿过度期待AI能摆平一切,切勿因为有了AI就高枕无忧、不再学习!一定要时刻谨记:高效驾驭AI,是建立在掌握所在行业过硬的知识、技能基础之上的。就好比,人类早已发明了计算器、计算机,但是人类幼崽,就能因此不学习加减乘除、字母拼音、点横竖撇捺?基于此,在AI如火如荼的今天,给出几点警告(忠告),以供参考。


一、AI是工具,不是神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项目现场,有个刚入职的审计助理问,现在用DeepSeek三分钟就能生成分析报告,还需要学底稿编制规范吗?


其前辈掏出手机给他看了一张截图,某公司审计部尝试用AI生成的存货分析报告,赫然写着库存周转天数同比提升300%,实际情况却是财务系统升级导致数据抓取错误。


这让我想起20年前刚入行时,带教经理的忠告,别以为Excel能自动求和,就不好好学试算平衡。当时有个经典案例:某审计组依赖公式自动勾稽报表,结果因为科目代码错位,愣是把客户800万的预付账款做成了应收账款。似乎,二十年后,同样的剧情在AI时代换个马甲继续上演,而且AI幻觉,那种一本正经、有板有眼胡说八道的本事,很容易迷惑那些拿来轻信的主儿。


我们要知道,工具越先进,基本功越重要。就像给你一台顶级手术机器人,你也得先看懂人体解剖图。最近指导开展审计系统升级,发现一个规律,凡是能精准定位风险点的伙伴,都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对审计准则和过往问题烂熟于心,二是对最新业务了如指掌。


二、警惕AI正确陷阱,数字准确不代表实事求是


某电商平台审计项目,智能审计系统给出了完美的库存分析报告,所有SKU的进销存数据误差率不超过0.03%。但当我们在仓库盘点时,发现有个货架好像永远恰好的避开摄像头视角。最后在杂物间里,找到了账面价值超200万的滞销商品,这些货品在系统里显示3个月前就已退回供应商。


其实,这刚好暴露了AI在审计场景的软肋,AI基于数据,基于算法,但无法准确判断数据背后人工干预的程度,更无法确定数据背后对应的实物确切情况,尤其实在串通舞弊发生之时,而算法永远无法穷尽人性的复杂。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审计系统把某公司食堂的买菜支出识别为异常交易,理由是单日生姜采购量超出行业均值3倍,实际情况却是某岗位同事把年终聚餐费用分摊到了日常餐费。


三、千万别当AI复印机,人的核心价值应该在机器够不着的地方


某次反舞弊审计堪称经典,AI系统提示某销售经理的差旅费存在"周五出发周一返回"的异常模式,但核查一圈下来,审计人员没有理由反驳人家“周末加班”有问题,真正突破点却是审计人员后来打探到,他每次出差都带着从没出现在报销单里的司机老王。后来查明,老王其实是外部商业调查公司人员。


真正聪明的审计人都善于做四件事:用AI发散思维


(比如协助头脑风暴);处理标准化工作(自动核对5000笔银行流水);腾出精力攻克非标难题(比如解读高管微信朋友圈的潜在风险信号);训练AI时加入行业“套路”(比如教系统识别医药行业的"学术会议费"猫腻)。


四、小心技术依赖症,有些技能丢了就找不回来


现在有些审计新人,可谓离了AI不会动笔、寸步难行。


某次离任审计,系统分析显示各项费用指标及流程正常,但后来通过复杂过程,联系该离任人在某城市租住的公寓业主,并想办法取得其配合,确认该离任人在半年前公司付完房租后不久就已退租,而公司并未收到所退房租资金,这种调查能力,如果没有打破数据壁垒,如果无法消除现金交易隐蔽性问题,AI再迭代十年也无法解决。


因此,无论如何,建议审计人员都要守好并持续提升三大传统技能:现场洞察力,如,能从仓库墙角的快递单发现私设小金库;访谈攻心术,如,和(采购部)司机抽烟时套出供应商返点规则;跨域联想力,如,把法务总监突然考取的潜水证和海外子公司挂上钩。


五、成为AI指挥官,要会提问,别只会点按钮


成为一个厉害的AI指挥官、驾驭者,一定要能把模糊的审计需求翻译成机器能理解的指令。如,


普通提问:分析销售费用异常。


AI驾驭者版本:以过去三年市场费用率为基准,识别202X年Q3费用增幅超20%且无对应销售增长的省级办事处,重点标注负责人近期职务变动情况。


关键诀窍分享,我们可以


每天花十分钟训练提问的肌肉记忆。比如把查应收账款,细化成,列出账龄180天以上且未计提坏账的客户,排除战略合作伙伴,按合同续签情况分类。


六、守住最后防线,审计是人性的战争


某次审计例会,技术伙伴宣称,我们的AI模型能识别80%的舞弊风险。某耿直的小姐姐当场泼冷水,剩下20%是不是包括各种特批的合理不合规事项?全场大笑,紧接着,一片寂静。


要知道,某些局,AI永远破不了:灰度决策,市场费超标5%要不要披露?这可能得看公司是想冲IPO还是被收购;政治嗅觉,突然要审计某年年合规的部门,可能是收到了纪委线索;价值权衡,当合规要求与经营目标冲突时,AI算不出董事会更想保利润还是保名声。


呼吁:在智能时代,守住审计的基础与人味


看着现在年轻人对着电脑屏幕运指如飞,总会想起自己当年熬夜画流程图,打印机频繁卡纸的糟心事。如今DeepSeek能数分钟生成风险矩阵,但当年师傅教的"三看诀窍"依然管用:看数据更要看现场,看报表更要看人性,看现在更要看将来。


试问,你不懂何为审计,怎么可能让AI协助审计,你不懂人性套路,即便套路摆在你的面前,你有怎能识破套路。


而,当技术能解决所有标准化问题,恪守底线、坚持原则反而更加成为了人性耀眼的光芒,否则,技术成为“帮凶”,坏人必然更坏,坏事必然更绝!


审计,并没有捷径可走,拥抱AI、正确认知和合理期待AI至关重要。


就像,我们至今仍在使用计算器,但没人会忘记,真正决定结果的,永远是你认识0、1、2、3、4、5…以及按下等号键的那根手指。


如果,还有人幻想无须人类动脑、动手,


AI真正一键输出所有审计成果,那么你的价值又在何处。


●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不代表内审网立场。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已标注作者信息,部分无法查明联系作者及首发来源,旨在促进行业交流共进,仅作互助学习之用,如不便分享,请联系删除。


● 转载内审网原创文章,亦请注明: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内审网(ID:neishenwang),并标识作者信息。审计报告 |案例 |方法-投稿:neishenwang@163.com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
培训通知
>>